2021-04-23
很多家庭都裝上了凈水器來保障家人的飲水安全。但也有一部分人認為,家里的自來水是經自來水廠處理水質合格的,如果再安裝凈水器就是一種重復投資,是不必要的消費。
對于這個問題,安裝了凈水器、換過濾芯的用戶就會知道,原本干凈的濾芯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后,就沾滿了黃色泥沙和其他污染物,如果沒有凈水器,這些看得見的、看不見的有害雜質就都會被喝進體內。
那么這些污染物都是從哪里來的呢?
首先是自來水管網。自來水出廠后經過給水管網的長距離輸送或停留,到達用戶處時會產生種種問題。尤其是年限較長的自來水管道,經過長時間的使用不可避免地會產生老化腐蝕問題,不少地區出現的水質泛黃、泥沙、鐵銹問題就是水管老化造成的水質污染。
其次是二次供水塔和水箱造成的污染。一些高層小區的水箱若長時間未清洗的話,會存儲大量的污染雜質。長期積累會導致自來水重度污染,輸送到每家每戶的自來水也就達不到直飲標準了。
我國飲用水凈化專家,清華大學教授王占生先生在很多不同場合反復強調一個觀點:
所以,即使是合格的自來水也是需要凈化的;何況,有個別地區自來水廠出來的水就不達標,這樣的水就更應該通過終端凈化才可以放心飲用!
那么,在這樣的飲水環境下,居民如何才能實現健康飲水,保障家人的飲水健康呢?分質用水是個不錯的選擇,比如洗衣、拖地等日常用水可以用未凈化的自來水,但飲水、做飯、煲湯等要進入人體的則需要選擇經過凈水機凈化后的健康好水。